第222章 这就是资历_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优书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22章 这就是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2章 这就是资历

  “小高……小高?”

  过道里传来吴湘的声音,“让你给李定安打个电话,怎么就不见人了?”

  高胜东猝然回头,李定安也转过了身,看到吴教授站在门口。

  “老师!”

  “哈哈……正好要找你!”看到李定安,吴湘忙招了招手,“快进来,小高也来……”

  两人点点头,一前一后的走了过去,快到门口,李定安才发现这是学院的小会议室。

  不大,八九十个平方,很宽敞,三面全摆着配有宽大扶手的单人沙发。布置的也很有格调,标准的接待室的风格。

  进去的时候,李定安看到白如也在,还有学院办公室的两位女老师,丁守义正在安排:水果摆在哪,烟缸摆在哪,待会泡什么茶叶。

  看来是有接待,不过不是很正式,有点像是茶话会的样子。

  “院长!”

  看到李定安,丁守义一脸惊奇:“你可算是回来了!”

  学生一个多星期不到校,肯定是要请假的。但请假的电话直接打到他这个院长的手机上,而且还是部委的处长打来的,就不是一般的稀罕。

  好奇之余,丁守义顺口问了问王永谦,怎么是他帮李定安请假。王永谦顺口回了一句:馆长亲自点名,要抓李定安几天壮丁,又安排他给李定安请假,他总不能再安排给秘书吧?

  这样对领导不尊重,对丁院长也不尊重,所以他就亲自打了电话。

  这一下,委实把丁院长整不会了:就学校里的老师,有多少想去部委帮忙,以求能混个脸熟,却苦于没有机会。

  李定安倒好,部里是想去就去,领导是说见就见,感觉比在学校还熟悉。

  这一次更夸张,不但是正处级的实权处长帮他请假,更是上面领导亲自安排的?

  开什么玩笑,他的身份只是学生?

  丁守义不是一般的纳闷,电话里又不好问,就想着等李定安回来后好好了解了解,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星期。

  说是学生,在校外的时间比在学校多几倍,感觉比校长还难见,学上成他这样也是没谁了……

  李定安也有些不好意思,欠了欠腰:“昨天晚上才忙完!”

  “这都一个星期了吧?”吴湘也很好奇,“忙什么了?”

  “部委和保力要联合成立一家艺术品研保中心,领导让我帮他们设计一份草案!”

  丁守义都有点懵:什么玩意……部委,保力?

  吴湘同样吃惊,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是部委下属的二级或是三级企业,或是对方也是保力集团下属的那个公司?”

  李定安摇摇头:“就是部里,合作单位是保力总集团,不过以后的具体管理由文化集团负责。”

  这一下,两个人都懵了:那还不是一回事?

  而且还是艺术品、研究及保护中心……这算是部里的职责管理范围之内,对吧?

  但领导找李定安……是部里没人了吗?

  好,不说部里,那各设计院呢,集体关门了?

  还有保力,除开房地产和军工,它还是国内最大的文化旅游集团,最大的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公司……

  注意,是最大……集团下属与文化相关的设计部门没有上千也有几百,领先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全回家种红薯了?

  请一个学生设计方案……这完全超出了丁院长和吴副院长的理解和认知!

  两个人直愣愣的看着李定安,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还有白如和院办的两位女老师,表情更夸张,看李定安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事物。

  部委、保力、研保中心、设计方案……李定安?

  一时间,不论他们怎么想,都感觉没办法联系到一块……离奇程度就跟美国人请高胜东造原子弹一样……

  李定安想了想,又拿出了手机。

  他真没想这样,但总不能丁院长和吴教授问,他故意打哈哈,或是敷衍一顿吧?

  消息迟早都会传回学校,而且说不定还会和学院合作,该知道的迟早会知道。到那时候再一看:好嘛,这样的事情都敢打马虎眼?

  你这个学生是故作矜持呢,还是飘的找不到北了?

  还不如实事求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也好在方案过了,陈静姝还发了一份电子版,不然他真没办法解释,更不会让人觉得他敢把牛皮都吹破天……

  李定安把手机往前一递,吴湘下意识的接到手中,丁院长也偏过了头。

  一瞬间,两个人又瞪大了眼睛:

  不但是保力与部委合作,还是副处级的研究单位,而且光是一期投资,就是整整五个亿?

  不但是由李定安设计,而且还是单独署名?

  更不可思议的是,总集团已经通过审批,等于这份计划已经递交到了部里。再仔细看,投资方只有保力一家,钱全是人家花的,而李定安又是领导亲自安排的,部里基本不会挑毛病。

  也就等于,这份方案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问题是,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丁守义和吴湘吃惊归吃惊,但经验很丰富,明白事情越是离谱,越是有深层次的原因。

  吴湘沉吟了一下:“具体怎么回事……哦,要是不方便,就当我没问!”

  光明正大的事情,能有什么不方便的?

  李定安整理了一下措辞,从头开始讲:“差不多一个月前,我去高师兄家里吃饭,发现了一只杯子……出于好奇就拿来研究了一下……发现竟然是国内没有出现过的仿古瓷技术!”

  还和高胜东有关系?

  吴湘惊讶了一下:“从未出现过?”

  “对……后面我又找到了一只,发现技术还要更先进……然后,我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发现好像还有很多,就刻意找了一下……

  就上周,我又找回来了十多件,发现确实有值得大力开发的新技术,然后就带了回来……结果下飞机的当天晚上,就接到了馆长的电话……”

  意思就是:李定安通过一只高仿的古瓷杯,发现了非常先进的仿古瓷技术,之后又找回了好多同类型的瓷器,同时确定确实有极大的研发价值,然后就上报给了部里。

  为此,部里不惜于保力合作,专为这项技术建了一座研究中心。因为技术是李定安研发的,他比谁都要了解,所以才让他亲自设计……这样好像也能解释的通?

  “是什么技术?”

  “薄胎瓷,而且非常薄,瓷胎厚度完全可以控制在一毫米之内……所以,也可以说是脱胎瓷……”

  “脱胎瓷……岂不就是卵幕杯?”

  “差不多!”李定安点点头,“不论是釉质、瓷胎,还是着色与透光度,确实都与古籍中记载的‘卵幕杯’极为相似……”

  听到这里,吴湘的心脏狠狠的跳了一下,丁守义的眉毛也猛的往上一挑:就说,这技术得多有价值,需要部委与保力合作,甚至还要专门建一座研究中心?

  竟然是脱胎瓷?

  所以,别说一座,就是再建一座都值……

  两个人都是瓷器专家,对这三个字的概念不要太清楚:都说汝瓷是宋代瓷器艺术的巅峰,其实汝瓷只是烧制的年限短,传世的少,所以只是经济价值高。

  艺术价值确实也高,但远没有达到第一的程度,所以这只是民间的说法。

  在专业学者眼中,若论工艺和艺术,已失传的窑变盏和脱胎瓷才是宋代瓷器的巅峰。

  好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国家与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复原许多失传的技术。比如窑变盏,就是由轻工部、教育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fj省、np市、建阳市等多部门联合成立恢复小组,并建立研究中心,最终复原成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oushu88.com。优书网手机版:https://m.youshu8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