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时代在悄悄的改变_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优书网 >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 第170章 时代在悄悄的改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0章 时代在悄悄的改变

  第170章时代在悄悄的改变

  “老李,你问清楚了没有?”

  杨亮着急的问道。

  他是城市里面的土著,靠着家里面的地建起来了两栋出租楼,每个月收房租都能够收几万块钱。

  小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服了。

  他几十年都没有工作过,每天上午去抄水表、电表、收房租,下午就去打麻将,晚上就去泡澡、洗脚什么的。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二三十年了。

  现在一下子,自己两栋楼的租户全部都退租不租了,人都走的干干净净。

  “可不是嘛,以前这周围的万人大厂都有好几個,热闹非凡。”

  “唉,周围的工厂是越来越少了。”

  “听说他们是回家去种蘑菇了。”

  以前总是嫌弃、看不起这些外地打工的人,现在这些人真正走了,他们又着急了。

  在真正看到了种菌子大有前途之后,老百姓们的积极性就迅速的调集起来。

  “娶媳妇也好娶啊,本地不少人都娶了外地来打工的漂亮媳妇。”

  “还涨个屁啊,人都没有了。”

  “现在也嚷嚷着要搬走,说我们涨房租涨太厉害了。”

  李开文愁眉苦脸的说道,再看看周围空荡荡的街道。

  “我的租户也都是红石县的。”

  以前靠着收房租都能够舒舒服服躺着过日子的沿海地区房东们也是在逐渐的感受着时代气候的变化。

  “种什么蘑菇嘛,好好的工不打,这让我们这些房东吃什么喝什么啊!”

  杨亮一听,顿时就急了。

  收租成为了家里面重要的经济来源。

  原本还想着再涨点房租,这样就可以多给国外留学的女儿多寄一些生活费的,谁知道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而且没人之后,什么都不好玩了,冷冷清清的。

  杨亮皱眉苦脸的,他对周围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能靠收租来过日子。

  “都走了,就剩下两户人了。”

  “我的也走的只剩下几户了,我也不敢涨房租了。”

  都过了二三十年这样的好日子了,一下子让他们自己去工作赚钱的话,他们还真的是拉不下脸的。

  “就剩下少数一些不是红石县的租户了。”

  以前那些扛着大包小包、肩挑手扛尼龙袋的老一辈打工人逐渐的老去,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建起了沿海地区的一座座大城市,但却是在这里没有自己的一砖片瓦。

  “这几年经济形势又不太好,这房子怕是真的不好租了。”

  “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好啊!”

  “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可不是嘛,那个时候吃喝玩乐也是非常的方便,还很便宜。”

  这要是不及时的将房子租出去的话,以后女儿留学的钱从哪里来?

  “.”

  “可不是嘛,这下子走的人太多了,我们这一片怕是走了上万人,都是一个叫什么红石县的人。”

  “现在工厂倒闭的倒闭,搬迁的搬迁,就剩下两个大厂了,工地也都基本上没有了。”

  “可不是嘛,听说今年少了200多万人呢,这以后打工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少了。”

  原本冷冷清清的村庄一下子人声鼎沸,喧闹无比,家家户户欢声笑语的。

  这时,有一群本地人走了过来,都是一个村的人,大家都认识,也都是当房东的。

  就跟过年的时候一样。

  悄无声息之中,时代在悄悄的改变。

  至于年轻一辈的人,他们往往有了父辈的积累,很多的人都买房了,租房的是越来越少了。

  “我们这一片的租户基本上都是他们红石县的人,所以这一下子也是走的干干净净了。”

  一个个村庄迅速的召开全村大会,这一次,家家户户几乎都去参加了。

  这要是不能尽快将房子租出去的话,这以后可就要喝西北风了。

  “我只能赶紧跟他说不涨房租了,这才留下来了。”

  “现在租房子的还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打工人,年轻一辈的很多都自己买房了。”

  李开文也是着急的说道。

  “还是以前好啊,那个时候人山人海的,有房子都抢着租。”

  众多房东聚在一起,彼此唉声叹气的。

  伴随着一辆辆大巴、一辆辆汽车纷纷返回,整个红石县都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这再坚持打几年工再回去也行啊,等我女儿留学完也好啊。”

  房东们愁眉苦脸的讨论着,感叹着时代的变化。

  沿海地区的土地租金越来越贵,人工也是越来越贵,很多的大型工厂都搬迁中西部地区去了。

  “工地也是一大堆的,人山人海的,哪里都热闹的很。”

  “好好的,他们种什么蘑菇啊!”

  “很多都回家乡去了,不出来打工了。”

  女儿在国外读书,学费很贵,生活费每月都要几千刀,这些钱可都是靠收房租来的。

  “这以后人还会更少。”

  没有这些打工的,他们的房子、店面租不出去了,开的小超市、水果店也没有生意了。

  “问清楚了,问清楚了~”

  “这时代怎么一下子就变了呢,打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现在看来是涨不了房租了。”

  本地人嘛,要么是大老板自己做生意赚大钱,要么至少也是可以当个房东,轻轻松松躺着收租过日子。

  李开文也是跟着说道:“这房子不租出去的话,我都要吃老本了,我女儿在国外留学,一个月生活费都要几千刀呢。”

  原本只有老人和小孩的一个个乡镇也是热闹起来,不管是不是当街的日子,人都很多。

  “这些人走了,我们的房子还真不好租出去了。”

  红石县的一个个乡镇,一个个村庄。

  以前浩浩荡荡的打工潮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分散。

  从五湖四海返回家乡的红石县人很快就又投入到了千亿真菌产业的洪流之中。

  “唉~”

  李开文皱着眉头,想到这里就更是愁眉苦脸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劳动密集型的工厂越来越少,并且逐渐往中西部地区迁移,时代在悄然改变。

  房子如果租不出去,或者是出租率不高的话,他就要发愁了。

  “我和几个老租户关系还不错,刚刚问清楚了,他们说他们红石县现在在搞真菌产业,他们都是回家去种蘑菇去了。”

  “就是啊,不好好打工,种什么蘑菇啊。”

  “一下子哪里是那么容易租出去的啊。”

  “啊?”

  这一次的红石县仅仅只是一个突然变化的个例,但这绝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很少有人说去打工什么的,即便是工作,那也是要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才行。

  以前这里人山人海的,总是能够看到打工人的身影,看到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身影,现在却是很少能够看到人了,停车位都没人竞争了。

  “老李,老杨,你们的租户也走了?”

  而且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打工人逐渐的返回家乡,不再外出务工了。

  他的情况也和杨亮差不多,二十多年来靠着家里面的三栋楼过的潇潇洒洒,一家人躺着收租都吃不完。

  钱也好筹集了,大家也都回来了,也都有空了,也都积极的投入其中了。

  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有份工作,而且还是能够赚到大钱的工作,大家自然是最开心的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oushu88.com。优书网手机版:https://m.youshu8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