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邺城繁花开(下)_逐鹿北朝
优书网 > 逐鹿北朝 > 第五十五章 邺城繁花开(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五章 邺城繁花开(下)

  长方形的令牌,没什么特别,但上面的数字,赵五本从来没见过。

  “这是我创造的一种数字,代表着零和一,稍后我会让人重新打造,现在你先将就用着。”

  现在的阿拉伯数字还没有完全出现,还只是个雏形,如此高顺率先提出完整概念,发明权就归了华夏了。

  后世他见过许多厚颜无耻之徒,把华夏的传承归为己有,现在高顺穿越到唐朝之前,干脆来一个釜底抽薪,有机会对所有传承都紧张统计说明。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高顺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出了一到九。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白千万亿,无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这几个数字表达。”

  高顺给赵五本讲解,阿拉伯数字对应着汉字一目了然,赵五本也是眼前一亮。

  “这么说无论我们有多少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数字了?”

  “不错以后影卫的成员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编号越小地位越高,除了特殊情况,他们相互之间也要保密。

  最开始的一批成员至关重要,必须要身世清白,绝对忠诚的孤儿,日后的成员还需要他们去选拔培养。”

  高顺嘴上说的不着急,可实际上他很着急,现在的情报系统太业余,打听情况全靠运气。

  就拿周国和陈国来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民间打听,顶多是监视一下某些官员,皇宫他是进不去的。

  但即便如此,还是充斥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派出去的探子没经过系统训练,很容易暴露被俘,无论是自杀还是投降,都不是高顺想看到的。

  赵五本接过令牌,反复摸索了片刻,又看了看那些数字,确定记住了,这才把数字放进怀里。

  “这些数字暂时不要外漏,接下来我还会编写一套秘语,这样即使书信丢失,也没人知道内容。”

  “秘语?”

  赵五本一脸震惊,高顺则低声解释了两句,赵五本立刻惊为天人,高顺竟然能想出如此办法。

  接下来,赵五本又问了一些问题,和组建影卫需要注意的事项,高顺一一耐心回答。

  这年代还没有门派的概念,高顺则给赵五本打开了这扇大门,而天然居也被牵扯进来,因为高顺要在齐国境内开一家连锁客栈,名字就叫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集吃饭住店于一体,不但接待普通百姓,还接待游侠、刺客等江湖人士,暗地里要建立成一个情报网。

  从汉朝开始官方就设有驿站,但只有官员才可以入住,而客栈不一样,他接待三教九流、四方来人,所以要求比较高。

  “客栈的事先不急,咱们陆续开展,现在当务之急是把影卫组建起来,有了人才好办事。”

  高顺描绘的宏伟蓝图,彻底震惊了赵五本,不知不觉间已经臣服于高顺,而不是高长恭。

  ……

  武平三年,四月初一。

  邺城变得热闹起来,因为地方举荐的学子通过考试,都陆续来到邺城。

  虽然朝廷只让来五百人,可从地方来的远不止五百人,这次考试透露着不同,很多读书人都是来看情况的。

  高顺走在邺城大街上,暖暖的阳光照的他很舒服,走了片刻竟然有些热。

  于是他找了个茶摊歇脚,自从国家安定以后,民间的商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小摊小贩也陆续出现。

  “这位公子,要不要来一碗豆腐脑。”

  听摊主这么一说,高顺还真有些饿了,于是点头要了一碗,摊主很快就给他盛了一碗,简单加了点调料。

  高顺低头吃着豆腐脑,心里感激的则是淮南王刘安,要不是他不务正业,也许华夏就少了一道美食。

  看着街上来往的百姓,高顺心里十分欣慰,这才是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才是他想象中的古代。

  “长安风云起,邺都繁花开,建康歌声醉,天下入梦来。”

  高顺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引得不少人侧目,高顺则不顾众人的目光,放下两枚铜钱,带着侍卫起身离开。

  一路走马观花,这就来到了国子监,此时国子监门口的告示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什么?竟然要考三本经书,还必考论语和孟子,这两本我根本没读啊!”

  “我比你好不到哪去,我只读了一本,好不容易有次机会,估计没希望了。”

  “哎,你们别放弃啊,你们没接着看么,下面不是写着呢嘛,以后朝廷每年都会举行考试,只不过选的人没今年多。”

  “什么?每年都有考试,那我岂不是有机会了?”

  “只要咱们用功读书,就都有机会当官,朝廷把这个叫开科取士,以后咱们都叫士子。”

  借着第一次考试的机会,高顺当然要普及科举的概念,虽然这些人都是举荐出来的,但也有少数的寒门弟子。

  考试内容的固定,起身也是限定了大方向,这年代读书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像民间很多人精通周易相面,这就没什么大用。

  所以高顺还是以儒家为主,其他学派为辅,其实法家的学说也不错,但不利于道德的重建。

  齐国现在还有很多胡人,高顺要加速同化他们,就必须让他们学仁义道德,而不是什么丛林法则。

  而齐国在法律方面其实挺优秀,高洋的大哥高澄在东魏掌权时,曾经主持东魏法典《麟趾格》的修撰。

  高洋称帝后,认为《麟趾格》为“未精”,命令群臣讨论制定齐律。

  在编写齐律过程中,高洋重用了冀州封氏家族著名律学家封述以及崔暹、李洋、魏收等数人。

  让他们全面总结了汉魏以来历代王朝的立法经验,简化法典结构、提炼篇名,锐意创新,最后制定了《北齐律》12篇,949条。

  北齐律篇目依次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等篇。

  《北齐律》在华夏法制史上实现了多个创新:首先是将法典结构科学化,将《刑名》和《法例》合并为《名例》,放在律典第一篇作为总则。

  其次是确立了“重罪十条”,成为后世“十恶”的起源;再次规范了刑罚,确定了死、流、徒、杖、鞭等五刑体系,细化了其中的执行标准。

  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它吸收了前代的立法成就,是隋唐律典的蓝本。

  这部由高洋主导制定的法典,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对后世中华法系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律法虽然很完善,但执行起来却存在问题,可现在刑部成立了,一切都要按照法律来。

  所以高顺没有在律法方面花太多心思,主力推动儒家文化,一点点改变读书人的思想,教化国内的胡人。

  而他提出的各种概念,比如开科、取士、士子,乡试、会试、殿试等,也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

  先培养官员,再培养将领,这里说的培养可不是一两个,而是帝国的所有文武。

  “哎你们看,国子监要招生了,年龄在十到十四岁,要有蒙学基础,经过考试择优录取。”

  “又是考试……”

  这段时间,齐国读书人听过最多的词语就是考试,有的人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可大多数人都恨上了提出考试的人。

  但是他们不知道,此时这个人就站在人群中,和他们一起看那些告示,看着士子们的表情,高顺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曾经也被考试的恐惧支配过,他是个理科生,却很有文科天赋,否则也不会看那么多书。

  如今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学霸,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背下所有的书。

  红莲素心说

  求推荐。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oushu88.com。优书网手机版:https://m.youshu8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